【心得與小品分享】其實,佛不是佛,你也不是你

無意間發現這本書,網路上的網友們對於這本書評價還不錯,就無形之中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感。看完這一書感覺到內心很平靜,心靈受到寄託,與前一本書零極限一樣。帶給人的啟發是相同的,外在的一切人、事、物都是假象,因緣巧合。所以我們才會看山是山,看海是海,當看透、看清這一切外在,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就不是這樣了。以下是我節錄書中,認為還不錯的話,以發人省思。

人可以活在幻覺夢境中,但人到四十,應該要開始覺醒,看清許多假象妄覺,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創造的幻覺世界裡。

佛一直想告訴我們的不外乎是:我們的所有期待和想法都是夢。
當一個人真正覺醒,他會真正微笑,因為他覺悟到,人世間一切的好壞苦樂,都只是夢。

從夢中醒來,就好像我們看完電影,電影院的燈打開,不管剛剛我們看的是喜劇或恐怖片,燈一亮,全都是夢,都是電影,都是假的,大家帶著笑意離開,沒有人會留下來或跑到銀幕前找劇中人,或者大哭大鬧。

佛陀是慈悲的,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,祂會在適當的時間,去敲每個人的門,告訴你時間不多了,應該要醒來了,否則死亡專車一到,要躲也來不及,車子可能會直接衝入你家裡,讓你粉身碎骨,萬劫不復。

四十歲,該玩的,該執著的,該迷戀的,該痛苦的,都應該經歷過了。

勇敢去看人生的本質,你就會發現,人生不管是在順境或逆境,都是苦;不管你得到或失去,也都是苦。
窮人有窮人的苦,有錢人也有他們的苦,並非有錢就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或快樂,如果一個人不能徹底覺醒,那麼注定要在苦海裡浮沉一生,靠不了岸。

面對人生的苦海,我們唯有學會不停的觀照自己和萬物,才能真正活出自己。

我們的身體並不是真正的「我」,我們的身體,只是被我假借在這娑婆世界活動的工具,就像我們到迪士尼玩,米老鼠跑來和我握手、擁抱,米老鼠也只是人穿上玩偶服,顯現出來的樣子,表演時間結束,人脫下服裝,米老鼠就不會動了,只是件衣服而已。
同樣的,我們的身體使用時間到期了,我便離開了身體,身體最後只是一具白骨,甚至變成一堆塵土。
所謂的我,無相、無色、無形,卻可操控著身體,做出我任何想做的事情。

人得到愈多,就愈害怕失去,一旦害怕失去,苦就跟著來了。

遇到逆境時要心存感謝,它的出現可以讓你重新認識自己,你才有機會還清過去世中,欠人的因緣果報。因我們的智慧不夠,只能知道此世所做之事,不了解前一世自己做過什麼,唯有它們來找你時,才有機會看到過去的我。

問題來了,只是順勢接下手來,把它處理好;問題走了,則放手讓它離開。

困境來時,只要你願意去面對,先試著承受並用心體驗它帶來的痛苦,你才會享受到放下它時的快樂;若你不面對,嫌它重不提它,那你就錯失一次快樂的機會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ASP】日期轉換(西元<-->民國)

【VB】使用NPOI元件來匯出Excel--DataTableToExcel

【SQL】符號切割字串變成多欄